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3月—2020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50例患者中,鼻塞消失时间为4.37±1.12天,发热消失时间为4.53±1.37天,咳嗽消失时间为4.48±1.36天,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4.39±3.27,患者护理满意度为37(64.00%)。实验组50例患者中,鼻塞消失时间为3.11±0.78天,发热消失时间为3.12±0.65天,咳嗽消失时间为2.97±0.63天,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8.46±4.37,患者护理满意度为49(98.00%)。实验组患者各种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结论: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及时缩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科疾病是目前临床医学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骨科需要较长的恢复周期,在患者出院后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护理小组管理方式、医院-家庭护理模式、个性化护理以及居家护理四个方面对骨科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展开阐述,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 标签: 骨科患者 延续护理 医学综述
  • 简介:摘要:骨科疾病是目前临床医学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骨科需要较长的恢复周期,在患者出院后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护理小组管理方式、医院-家庭护理模式、个性化护理以及居家护理四个方面对骨科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展开阐述,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 标签: 骨科患者 延续护理 医学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在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接受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共15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6例。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知信行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0.80±7.63)分,高于对照组的(55.34±9.80)分;试验组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159.11±10.79)分,高于对照组的(80.45±12.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893、-41.230;P<0.01)。结论实施基于知信行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知信行 健康教育 出院准备度 出院指导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电话回访出院患者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20年内部分办理出院手续的患者开展调查研究,筛选其中的68名患者并对其开展调查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采用传统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回访)和控制组(采用改良后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回访)。结果:相对于一般组中的患者,控制组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明显较好,通过调查得知控制组患者出院后坚持按照医嘱开展治疗的比例高于一般组患者(P<0.05)。结论:研究发现不同的患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传统的电话回访模式存在弊端,缺乏创新的回访模式不利于无法满足患者对于延续性治疗的要求。

  • 标签: 医疗质量 客户服务中心 电话回访
  • 简介:摘要:介绍了出院计划的相关概念,在国内、国外的现状,在国外已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部分疾病中逐渐开展,因无相应的标准化流程,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出院计划;概念;现状;应用 “出院计划”这一词最初由美国提出,19世纪美国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将其定义为: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顺利转接到另一个环境中的过程[1]。美国医院协会指出:出院计划是一种集中性、协调性、整合性的过程,通过专业的医疗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合作,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能继续获得相应的照顾[2]。20世纪国内开始引入出院计划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促进患者从一个环境顺利转到另一个环境的护理过程,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直到患者出院出院后连续的护理过程[3]。 1 出院计划相关概念 1.1 出院计划目的 出院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在出院后能够继续得到优质的治疗和护理,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医院床位的周转率,保障其他有需要的患者能够使用[4]。 1.2 出院计划步骤 出院计划基本上可分为 4 个步骤。 ①评估:病人及家属各种问题及需求;②计划:制定个体化的出院计划内容 ;③实施: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包括指导病人、家属及长期照顾者相关的护理的知识及技能;④评价反馈[5]。 1.3 出院计划内容 美国医院协会在已经出版的指南中出院计划的基本内容是:确定患者出院后的照顾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行出院后的健康评估、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 制订出院计划, 和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协调,实施相应的计划并进行出院后的随访。 其核心是评估和明确患者的健康需求, 联合相关机构实施出院计划并进行跟踪随随访[6] 。 2 出院计划在国外现状 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巴西、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出院计划的重要性,实施了相关的措施。在美国医疗服务中,出院计划已成为必须要执行的重要环节;加拿大出台《出院计划标准与指南》;英国出台了《社区管理(延迟出院)法案》,强调出院后开展持续医疗服务的重要性;爱尔兰出台了出院计划指南标准,明确出院计划流程的具体细节;出院计划已成为巴西医疗政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澳大利亚颁布出院计划相关政策,强调各卫生相关部门应协调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出院计划服务;日本医疗工作者已认识到出院计划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院计划尚未纳入日本医疗体制。[7] 3 出院计划在国内现状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学者提出出院计划的概念,认为出院计划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比例增加、医疗费用增长、家庭照料能力欠佳及护理技术发展有关。但是并未立即引起我国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视。直到21世纪初,出院计划开始受到关注。2014年1月16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召开的 “康复出院计划研究” 启动会议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康复出院计划制订及实施的探索之路。[8] 4 出院计划在国内的应用 4.1 出院计划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癌症病程长、死亡率高,需要患者反复住院治疗、复查,出院后还可能伴随有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有调查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出院后需求最多的护理服务是康复指导、康复锻炼、肿瘤复发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9]。黄雪芳、闫文霞[10,11]等开设PICC专科门诊、制定PICC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利用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治疗间歇期PICC导管进行维护和指导。汤维娟等[12]在上海市提出了肿瘤患者的连续性照护模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对肿瘤患者的出院计划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可供参考, 研究也仅限于科研层面,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肿瘤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13]。有调查研究乳腺癌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以多样化的形式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及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节约医疗资源,,降低潜在的医疗费用。但目前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 没有统一的流程及评价标准,仍需借鉴国外的经验。[14] 4.2 出院计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在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便评估患者需求,教会家属照顾患者和协助锻炼的技巧,正确的照顾知识,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COPD的认知和自我照顾能力; 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完成出院计划单上的内容进行监测,指导患者完成呼吸功能锻炼。研究结果显示对COPD患者实施出院计划服务,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15,16] 4.3 出院计划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应用 结合CKD的疾病特点, 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需求为目标, 制定出CKD的个体化出院计划, 通过出院计划护理团队、患者及家属的协调合作, 可以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 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延缓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进展。[17] 4.4 出院计划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实施出院计划, 可以使患者享受连续、规范的医疗护理服务。患者可以在自己家里接受专业的护理,还能够在家属的陪同下独立的生活,有利于疏解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18,19] 4.5 出院计划在糖尿病患者应用 糖尿病管理新模式使糖尿病教育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可以使患者得到持续性的照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但对于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就目前的医疗资源还不能实现。研究中饮食、运动、监测依从性干预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的照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建议联合社区医院使更多的社区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参与进来, 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20] 4.6 出院计划在脑出血患者应用 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非常高,为患者制定出院计划对提高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出院指导仅限于对刚出院的患者实施康复指导及护理,而对于出院后时间较长的患者则无法进行有效的护理,仍需要加大对脑出血患者院外随访及个体化指导,以提高脑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21] 5 小结 出院计划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对出院计划具体实施还在探索和完善之中,没有标准化的指南可供参考。 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包括住院期间对家属进行评估,指导他们学会相关的照顾常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照顾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级临床实践护士, 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健康评估并实施。另外还应加强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重视医院与社区医院的沟通,从本质上改善患者的服务质量。 可以借鉴、参考国外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模式和经验, 结合内地医院工作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形成比较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出院计划服务系统。[22,23,2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病区出院患者随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从而构建更完善的出院患者专科随访管理工作体系。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935例出院患者纳入研究,采取电话随访方式,探析护理人员对出院患者随访工作认知程度情况。结果 对935例出院患者进行三次电话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第一次随访有852例患者同意随访,695例患者对随访质量满意,614例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672例患者做到按时复查,424例患者做到合理膳食;第二次随访有579例患者对随访质量满意,382例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第三次随访有550例患者对随访质量满意,412例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结论 出院患者随访管理工作存在一定误区,医院需提出合理解决措施,探寻更具有针对性的随访管理形式,可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医生参与度等方面,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出院患者随访管理工作体系,满足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从而更好地提高出院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出院患者 随访管理 误区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大家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提升,眼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加。虽然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出院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出现了下降。延续护理是指患者出院后,医务人员通过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微信随访等方式对患者保持高水平的护理,实施延续护理不仅可以提高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再入院率,而且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节约患者的医疗服务成本,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眼科出院患者运用延续护理的进展[1],并对延续护理的概念、实施现状做出相关综述。

  • 标签: 眼科 延续护理 出院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交流非自愿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自行办理出院的条件与要求。方法:对我们单位近几年自行出院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可兹借鉴的规律性。结果:自行办理出院的精神障碍患者以与酒精使用相关的精神障碍患者为主,占67.5%以上,其次是各类非重性精神病性障碍,如急性应激障碍、人格障碍等。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审慎对待,在保障患者权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稳定。

  • 标签: [] 非自愿住院 精神障碍 自行出院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美国指南网、英国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文库、澳大利亚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委员会网站、国际指南网、医脉通等指南网及PubMed、CINAHL、Embase、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的证据,包括系统评价、指南和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0月。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包括指南2篇、系统评价7篇、专家共识1篇。从随访团队构成及要求、随访频率、随访内容、病情监测、评估和提高治疗依从性、评估和改善心理状况、运动与康复、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8个主题汇总了26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的最佳证据,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具体情况,结合专业判断,形成有效、可行的护理策略,从而对患者实施科学随访管理。

  • 标签: 心脏移植 循证护理 出院后医疗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人文关怀干预方案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前期调研、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构建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人文关怀方案,并将其整合为临床实践干预方案并实施。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出院的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干预组实施出院后人文关怀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肢体活动度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结果干预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后WHOQOL-BREF总分为(55.74±4.88)分,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为(72.06±8.02)分,高于对照组的(48.49±5.77)、(65.09±3.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肢体活动度得分为(3.52±0.71)分,与对照组的(3.20±0.6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构建与应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人文关怀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标签: 卒中 生活质量 出院后护理 人文关怀 肢体活动度 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出院病案护理文书中的终末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为参考依据。方法 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出院病案护理文书中筛选出50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终末终末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其中的缺陷事件进行统计,关于缺陷事件进行管理后,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出院病案护理文书中筛选出50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终末终末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将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发现,管理后缺陷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了,患者护理评分明显提高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于出院病案护理文书中的终末质量检查结果,经研究发现整改之后虽然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事件,但通过专业的培训、专项检查加强等管理措施,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缺陷事件的发生,提高出院病案护理文书的质量,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在临床护理上更适宜被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出院病案 护理文书 终末质量 检查结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