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本土资源论”在中国曾引起极大的轰动,具有一种重要的“范式价值”。然而它的证成却存在严重的内在悖论:第一,理想与现实的纠葛不清;第二,法律多元与法律一元的层层矛盾;第三,本土资源与法律移植之间的徘徊犹豫;第四,对法律规避态度的是非反复。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几个悖论,根源在于苏力的“本土资源论”是建基于实用主义的法律观以及法律理论家与实践家相结合的角色观之上的。“本土资源论”可能的完善之处在于,坚持法学研究的辩证思维的基础上,对法律、法学和法律适用以及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做必要的区分,并秉持对法律和法治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

  • 标签: 本土资源论 范式价值 实用主义法律观 内在悖论
  • 简介:本土导向包括外来事物本土化和本土经验规范化两个部分。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导向既包括外来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后的适应变化,也包括中国社会服务经验对社会工作的领悟、借鉴和融汇;这些都可在对象、主体、目标、技术和伦理上予以体现。过去十年,上海社会工作实践稳步发展。其伦理主要遵从外来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其对象、主体、目标和方法则多模仿学习外来经验。该实践融合了外来经验本土化和本土服务规范化的品性,但本土化品性稍强。总体而言,社会工作在上海还是"准专业"。基于SWOT框架,上海社会工作体现出"环境充满机会而人员弱点明显"的特性,需要达观认识境外经验,清醒把握本土环境,依托社会工作智慧促进本土导向的未来发展。

  • 标签: 社会工作 实践 本土导向
  • 简介:针对中国中北部农区松柏增多、榆树类树木减少这一现象,该文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从生态角度阐述了这一现象在淡水资源浪费、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的深远影响,并提出了遏制这一现象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粮食安全 生物多样性 生态影响 政策建议
  • 简介:规范意义上的法意识主要是指人们的规则意识,具体表现为三个互相关联的维度.分别是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和公共理性。然而,通过西村个案研究发现:中国农民的法意识并不必然表现为一种规则意识,而是表现为一种不懂法却又信任法的“护犊子”式法意识。这种法意识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原因。在当下农民日常生活中,“护犊子”式法意识依然影响着农民个刖集体行动。认真对待这种“护犊子”式法意识,辩证地把握其积极作用、克服其不足,对于促进基层法律实施,完善基层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法意识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或许并不取决于西方语境下规范定义的参照,恰恰有可能取决于经验。

  • 标签: 法意识 护犊子 经验 信任
  • 简介:青年文化与消费市场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本土化的意识形态。丹麦和格陵兰岛青年消费者的现状表明,这种跨国界的市场意识形态体现为身份认同、核心-边陲以及青年文化消费方式等三种结构性共性与差异。研究中所展示的青年文化的多样性,超越了以往对青年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同质化趋向的认识,同时也突破了青年研究本土化的局限。

  • 标签: 青少年消费者 跨文化研究 文化理论与分析 市场细分 人类学
  • 简介:法治是人类文明共同智慧的成果,所以当前世界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通过法治来治国理政.但是法治的发展却没有共通性的普遍真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基于其自身特色的法治实现道路.每当我们捧起孟德斯鸠的那本传世名著《论法的精神》之时,其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无不是对特定民族法律特色的概括,当然也是对实现法治不可能存在普遍真理的诠释.孟氏的这一观点又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如萨维尼便认为法律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不注重本国本民族习性特点的法律移植是违背民族精神的.我想,这些哲人们所叙说的不仅仅只是法律,还有关于法治发展的进路.也就是说,任何国家都可以选择法治作为治国方略,但对法治发展道路的选择应当各有不同,每个国家都应当根据本国的特色来走自己的路.同样,中国的法治发展有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国的法治发展也有中国自己的语境,我们可以选择法治,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走别人走过的路,特别是当考虑到我们的试错成本太高之时,我们就应当珍惜我们的机会:根据当下中国的具体国情来选择我们的法治发展道路.正因为如此,蒋先福教授的新作《务工移民与法治发展》尤其值得大家欣赏.

  • 标签: 法治发展 中国 道路 移民 务工 《论法的精神》
  • 简介:最原始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产生于欧洲大陆国家,是与欧洲中世纪的司法擅断密切相关的。当我们进一步探究中世纪的司法擅断时,我们会发现这是西欧大陆封建制的必然产物,毫无制约的权力与武力镇压是其特色,所以罪刑法定原则是制约封建制下的各个封建领主绝对司法权的产物,其本质在于监督。而中国古代的帝制确保了对下级官吏包括审理案件的官员的监督,在这种政治体制下,面临的问题是对皇权的监督,而比附援引正是对皇权进行监督的措施。

  • 标签: 中世纪司法擅断 封建制 帝制 比附援引 春秋决狱
  • 简介:论文对马华作家潘雨桐的个人经历和文学创作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做了分析研究。认为台湾经验之于潘雨桐的创作有其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既是其世界华人背景的底色,又是中国性的文化落脚点之一,同时又反衬出南洋层次的呈现。潘雨桐的南洋叙述中,身份焦虑一直如影相随,或通过与他者的遭遇加以比照,或通过归返来加以确认。而在别具一格的东马再现中,潘雨桐借助现实、自然、传说和神话的浑融呈现出一个相对震撼的雨林/大河叙事图景,对后殖民本土进行了深入反思。

  • 标签: 马来西亚 华文文学 马华作家 身份认同 潘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