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倍频NdYAG激光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下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例中浆经过倍频NdYAG激光1~3次治疗后的结果。结果经过3个月至半年的随访,患者中心视力均有所提高,视网膜水肿消退,无严重并发症,但部分患者自觉症状无显著改善。结论倍频NdYAG激光对治疗中浆,尤其消除水肿,提高中心视力是有效和安全的,但应注意激光并发症。

  • 标签: 倍频NdYAG 激光 中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氩离子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对68例(72眼)中浆病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明确视网膜渗漏点在黄斑无血管区以外后激光治疗,分别于术后2周、1月、6月作视力、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部分病人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随访。结果视力>0.8术后2周35眼(48.61%),1月56眼(77.78%),6月65眼(90.28%),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黄斑区水肿完全消退。结论氩离子激光是目前治疗中浆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加速视网膜水肿吸收,恢复视力,缩短病程。

  • 标签: 中浆 氩离子激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医学鉴定在脑血管死亡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法医学鉴定中心自2015年2月—2017年2月因脑血管致死的1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尸体临床资料和剖验记录,分析法医学鉴定的结果情况。结果脑血管死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40~50岁年龄段的人群构成比最高、20~30岁次之,0~10岁最少;构成比较高的职业分别为农民、工人和个体;并以冬季死亡率最高,春季最低;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除了神经系统病变之外,还可见其他病理改变,最为常见的是冠脉硬化、其次是高血压。结论法医工作者通过剖验尸体可了解出血位置和死亡诱因,熟悉并掌握脑血管和死亡诱因、死亡之间的关系,做出准确的以医学鉴定,从而降低死亡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法医学 脑血管病变 死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6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西医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24例治愈,3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18例治愈,6例好转,6例无效,总有效率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最短治疗时间为1个疗程,最长治疗为3个疗程,平均治疗时间为(1.3±0.5)个疗程;对照组患者最短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最长治疗为5个疗程,平均治疗时间为(2.7±0.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好,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西医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下肢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下肢血管的患者,根据WagnerDF分级标准,将不同病变程度者分为轻度组(50例,0~2级)和重度组(50例,3~4级)。轻度组和重度组入院后均给予CTA检查,对比两组下肢动脉病变程度(观察项目为钙化、斑块);两组不同动脉管腔截面积。结果重度组和轻度组下肢动脉病变程度(钙化发生率及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和轻度组不同动脉管腔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用于诊断下肢血管是一种安全、无创、准确的检查技术,可多角度,多层面显示下肢血管不同节段及横截面,特别是对于观察腔内和腔外病变,如钙化和斑块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CT 下肢血管 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头颈部血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疑诊为头颈部血管患者行64排螺旋CTA扫描,所有病例均应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进行分析。结果6例正常无病变,6例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9例一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5例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0例患者脑内动脉瘤,2例双侧椎动脉狭窄,6例一侧椎动脉狭窄,9例一侧椎动脉纤细,3例一侧颈动脉狭窄,3例动静脉畸型,1例后交通动脉增粗。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是一种安全快速、无创检查,简便易行,可以从任意角度和方位去观察病变的检查方法,在头颈部血管的病因诊断及预后评价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头颈部血管病变 64 排螺旋 CT CT血管成像(CTA) 造影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4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ABI,按ABI分为2组A组(ABI<0.9,n=104例),B组(1.3>ABI≥0.9组,n=56例)。同时检测UA、HbA1c、TG、CHO、H-CRP、Hcy。结果A组UA、HbA1c、TG、CHO、H-CRP、Hcy水平明显高于B组;A组与B组间血UA、HbA1c、TG、CHO、H-CRP、Hcy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患者UA、HbA1c、TG、CHO、H-CRP、Hcy水平较高,提示UA、HbA1c、TG、CHO、H-CRP、Hcy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的危险因素,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1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照组(48例)给予传统药物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0d。以患者自诉Amsler表中心暗点及变形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及平均光敏感度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好转(P<0.05),治疗后3个月2组视力提高和Amsler表中心暗点及变形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能保护黄斑的视功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 标签: 复方樟柳碱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应用PDT治疗CSC病人30例(30只眼),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实施相应护理措施,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PDT治疗后30例患者(30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无视力下降,并且在随访期间复发率为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未发现任何由治疗诱发的脉络毛细血管损害,如缺血、炎症等。结论PDT治疗CSC有利于视力的恢复和提高,系统而有效的护理对完成整个治疗及减少CSC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动力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SD-OCT评估护理干预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进行SD-OCT等检查,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OCT评估护理干预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SD-OCT评估 护理干预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中心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116例中心浆液性脉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并对患者在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在治疗后的3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P<0.05)。结论激光光凝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并且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波生坦对肺间质纤维化(PIF)大鼠肺血管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F组)和治疗组(T组),n=8;予博来霉素建立PIF模型;T组于第2天始予波生坦(100mg/kg.d)灌胃治疗,C、F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对照。4周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光镜下观察肺血管理改变。结果1.C组、F组、T组血浆ET-1分别为0.11±0.04、0.41±0.13、0.27±0.04(ng/m1);2.F组比较于C组明显升高,(P<0.05),波生坦治疗的T组较F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肺血管理C组大鼠血管内皮完整,基底线状连续;模型F组血管外肺泡充填大量炎性细胞,多处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内膜结构不清甚至断裂,管壁明显增厚,部分闭塞;治疗T组较F组肺血管内皮相对完整,血管平滑肌增殖及管腔狭窄明显减轻。结论波生坦可以通过拮抗并降低ET-1水平,减少肺血管损伤,延缓肺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 标签: 波生坦 肺间质纤维化 肺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TOF-MRA(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用于诊断脑血管的各自优势。方法对25例疑似脑血管患者,进行TOF-MRA和3DCE-MRA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25例中,有2例患者未能配合作TOF-MRA检查,而只做了3DCE-MRA检查,其余病例TOF-MRA检出率略高于3DCE-MRA。结论T0F-MRA对脑血管的显示优于3DCE-MRA,是一种有效的诊断脑血管的方法;而3DCE-MRA检查耗时短,对一些配合不好的患者有着独特优势。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障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患者的彩超诊断结果。方法选自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3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施以彩超检测双下肢动脉血管形态监测,其中包括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以及足背动脉几个部位,观察各血管的内壁以及斑块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管狭窄情况及血流彩色充盈情况,与此同时还要选择同一时间段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糖尿病下肢血管患者和健康的患者IMT(内中厚度)以及PI(硬化斑块指数)数值进行对比。结果所检查患者中一共有243例患者被彩超诊断得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症状,其中包括血管硬化、内膜增厚等情况,病情检测确诊率高达81.0%。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患者进行彩超诊断,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出患者下肢血管,具有临床推广使用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彩超诊断 确诊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共80例。另选择同时期本院接收的非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共40例,两组患者均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踝肱压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下肢血管检出率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27.50%,P<0.05;2型糖尿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为71.25%,检出准确率为83.82%,高于踝肱压指数检测15.00%、17.65%,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率67.50%,狭窄检出率15.00%,闭塞检出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2.50%,0.00%,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通过对病变位置、阻塞性质、病变长度等评估,实现尽早诊断和尽早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2008年国际卒中会议和欧洲卒中会议上,再次提出了“小血管引起大问题”的论点。脑小血管的研究成为当今国际卒中界及国内脑血管的研究重点。本文简单对脑小血管的定义、分类、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障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络下爆发性出血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例脉络下爆发性出血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分析比较。结论脉络下爆发性出血多发生于青光眼、白内障、穿透性角膜移植以及视网膜脱离术中,具有不可预见性,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促进患者配合治疗,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 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脉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本实验回顾性分析了28只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CNV的患眼。所有患者都接受过一系列广泛的眼部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检查、眼压、眼底检查、SD-OCT、FFA、ICGA。在第一次治疗后,每例患者至少完成12个月的随访检查。评估内容包括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患者的BCVA由治疗前的0.61±0.14提高到0.4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治疗前CMT平均326.39±47.28μm,接受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入术后CMT平均268.29±33.95μm。患者接受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入术后与治疗前对比,CMT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的CNV,疗效安全肯定。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康柏西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