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自拟抑木汤治疗188例肝脾不和型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抑木汤治疗组和思密达对照组各100例。抑木汤(炒白芍15g,炒白术15g,防风15g,陈皮10g,黄芪20g,党参15g,茯苓20g,山药20g,延胡索15g,滑石粉15g,补骨脂15g,炙甘草10g)由本院中药制剂室协助配制,采用我院天津三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常压一型煎药机,型号为BZY150A41X。制成水溶液,经55.16kPa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1剂煎3袋,各150mL。治疗组每天分3次温服,日1剂。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本研究需要,确定以3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个疗程,间隔1周后,继服第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思密达5mg,3次/d,餐后服用,同上法服2个疗程。结果:治疗纽和对照纽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对症状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愈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观察期内,两组用药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抑木汤可以有效消除或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简介: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优于常规西药,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编码录入时发生的.0现象等错误录入情况发生的原因、引发的弊端以及需要采取针对措施等。方法选取我院2008~2012年的1721例手术患者临床录入资料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中的垃圾编码情况,通过统计学处理后,依据结果探讨所有垃圾编码中.0现象的发生情况,总结上述现象的原因极可能带来的弊端,最后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结果.0现象的垃圾编码共58例,发生率为3.37%,整个垃圾编码中所占比例为81.69%,与其他原因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编码员原因(28例,48.28%)、医生原因(26例,44.82%)、其他原因(4例,6.90%),编码员和医生原因产生的.0现象例数差异不大,组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原因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针对上述分析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论手术编码中错误编码和垃圾编码问题是关系到医院和患者双方利益的敏感问题,一旦发生变化,极易引起纠纷。其中,.0现象是垃圾编码中的主要变现。它主要由于编码员、医生这两方面原因引发,引发诸多弊端,应采取针对措施,减少此类现象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疏肝理气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03-2022.03本院接收的肝胃不和型浅表性胃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疏肝理气中药汤剂+常规西药治疗),各33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相较对照组中医症候(胃脘疼痛/腹胀/纳差少食)积分,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96.97%/对照组=81.82%)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在肝胃不和型浅表性胃炎治疗中,行疏肝理气中药汤剂+常规西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推广可行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