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曲肽对结肠癌SW480细胞(购自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W480细胞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信使RNA(mRNA)表达。用不同浓度10-9、10-10、10-11、10-12 mol/L的奥曲肽处理SW480细胞,用细胞增殖试剂盒(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奥曲肽对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环氧合酶-2(COX-2)、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ERK-2)、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SW480细胞中检测到了SSTR的SSTR2、SSTR3、SSTR4亚型。对照组、奥曲肽10-12、10-11、10-10、10-9 mol/L浓度组的吸光度(A)570 nm值分别为1.015±0.028、0.984±0.021、0.894±0.022、0.856±0.026、0.878±0.034,10-12、10-11、10-10、10-9 mol/L浓度的奥曲肽对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6.23%、10.37%、17.24%、15.78%。与对照组比较,10-11、10-10、10-9 mol/L浓度的奥曲肽能明显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F=21.249、30.368、25.249,P<0.01),且以10-10 mol/L浓度的奥曲肽抑制作用最强。10-10 mol/L浓度的奥曲肽能明显降低SW480细胞中COX-2、p-ERK-1/ERK-2、p-Akt的蛋白表达(F=94.586、54.323、31.073,P<0.01)。结论奥曲肽能够抑制ERK-1/ERK-2、Akt的活性,从而减弱结肠癌细胞中COX-2的表达,进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 标签: 奥曲肽 结肠癌 增殖 机制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水土保持策略与生态修复的路径,分析了当前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修复方法,旨在为实现可持续生态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 作者: 卢中山 胡晓燕 王伟 叶啟发 彭贵主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 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 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 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 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13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叉头框蛋白A2(FOXA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0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53岁。检测人肝癌细胞系中FOXA2的表达,肝癌细胞系HepG2中表达最高用于后续实验。FOXA2过表达和阴性对照质粒转染HepG2细胞。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FOXA2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FOXA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B细胞淋巴因子-2(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等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肝癌组织中FOXA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OXA2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30.0±3.2)%、迁移细胞(10.6±1.1)个、侵袭细胞(12.8±0.8)个,低于阴性对照组(67.0±3.6)%、(81.0±5.4)个、(74.8±4.5)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细胞HepG2过表达FOXA2后HIF-1α及其下游分子VEGFA、MMP7、GLUT1、Bcl-2表达下降。结论FOXA2通过调控HIF-1α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FOXA2是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

  • 标签: 癌,肝细胞 叉头框蛋白A2 缺氧诱导因子-1α 增殖 迁移 侵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石油在开采、运输、加工、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以土壤污染最为严重。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建立在土壤良好的环境条件基础之上。石油在土壤中存在时间长,其成分复杂,会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产生影响。由于石油污染物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可以有效处理石油污染土壤。本文对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目前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1]。

  • 标签: 石油 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ASB16-AS1靶向miR-1258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距离癌组织>3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SB16-AS1和miR-1258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法将si-NC(si-NC组)、si-ASB16-AS1(si-ASB16-AS1组)、miR-NC(miR-NC组)、miR-1258模拟物(miR-1258组)、si-ASB16-AS1+anti-miR-NC(si-ASB16-AS1+anti-miR-NC组)、si-ASB16-AS1+anti-miR-1258(si-ASB16-AS1+anti-miR-1258组)分别转染至Eca10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qRT-PCR检测ASB16-AS1与miR-1258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食管癌组织中ASB16-AS1、miR-1258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95±0.27和0.62±0.06,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1.00±0.06和1.00±0.0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48、72 h后,si-NC组细胞吸光度(A)值分别为0.81±0.07和1.15±0.11,均高于si-ASB16-AS1组[分别为0.46±0.04和0.62±0.06,均P<0.05]。si-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86.32±8.24)个和(71.29±7.15)个,均高于si-ASB16-AS1组[分别为(43.22±4.31)个和(32.36±3.58)个,均P<0.05]。培养48、72 h后,miR-NC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84±0.08和1.18±0.12,均高于miR-1258组(分别为0.55±0.05和0.71±0.07,均P<0.05);miR-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83.15±8.31)个和(75.33±7.51)个,均高于miR-1258组[分别为(49.58±4.23)个和(38.42±3.84)个,均P<0.05];si-ASB16-AS1+anti-miR-NC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45±0.04和0.61±0.06,均低于si-ASB16-AS1+anti-miR-1258组(分别为0.72±0.07和0.98±0.08,均P<0.05);si-ASB16-AS1+anti-miR-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44.36±4.41)个和(31.69±3.85)个,均低于si-ASB16-AS1+anti-miR-1258组[分别为(72.65±7.27)个和(61.22±6.14)个,均P<0.05]。ASB16-AS1靶向负调控miR-1258的表达。结论食管癌中ASB16-AS1呈高表达,ASB16-AS1通过靶向miR-1258可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标签: 食管肿瘤 长链非编码ASB16-AS1 微小RNA1258 细胞增殖 迁移和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ASB16-AS1靶向miR-1258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距离癌组织>3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SB16-AS1和miR-1258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法将si-NC(si-NC组)、si-ASB16-AS1(si-ASB16-AS1组)、miR-NC(miR-NC组)、miR-1258模拟物(miR-1258组)、si-ASB16-AS1+anti-miR-NC(si-ASB16-AS1+anti-miR-NC组)、si-ASB16-AS1+anti-miR-1258(si-ASB16-AS1+anti-miR-1258组)分别转染至Eca10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qRT-PCR检测ASB16-AS1与miR-1258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食管癌组织中ASB16-AS1、miR-1258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95±0.27和0.62±0.06,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1.00±0.06和1.00±0.0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48、72 h后,si-NC组细胞吸光度(A)值分别为0.81±0.07和1.15±0.11,均高于si-ASB16-AS1组[分别为0.46±0.04和0.62±0.06,均P<0.05]。si-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86.32±8.24)个和(71.29±7.15)个,均高于si-ASB16-AS1组[分别为(43.22±4.31)个和(32.36±3.58)个,均P<0.05]。培养48、72 h后,miR-NC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84±0.08和1.18±0.12,均高于miR-1258组(分别为0.55±0.05和0.71±0.07,均P<0.05);miR-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83.15±8.31)个和(75.33±7.51)个,均高于miR-1258组[分别为(49.58±4.23)个和(38.42±3.84)个,均P<0.05];si-ASB16-AS1+anti-miR-NC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45±0.04和0.61±0.06,均低于si-ASB16-AS1+anti-miR-1258组(分别为0.72±0.07和0.98±0.08,均P<0.05);si-ASB16-AS1+anti-miR-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44.36±4.41)个和(31.69±3.85)个,均低于si-ASB16-AS1+anti-miR-1258组[分别为(72.65±7.27)个和(61.22±6.14)个,均P<0.05]。ASB16-AS1靶向负调控miR-1258的表达。结论食管癌中ASB16-AS1呈高表达,ASB16-AS1通过靶向miR-1258可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标签: 食管肿瘤 长链非编码ASB16-AS1 微小RNA1258 细胞增殖 迁移和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LINC01419对非小细胞肺癌H1299、H460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筛选肺腺癌和鳞癌中高表达的lncRNAs。CCK8及Transwell实验检测LINC01419对H1299、H460细胞株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预测LINC01419和miR-203的调控靶点。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LINC01419、miR-203和SNAI1的表达。结果LINC01419在H1299、H460细胞株中表达升高,并促进他们的增殖、侵袭和迁移。LINC01419可以竞争性吸附miR-203,而miR-203可以负向调控SNAI1,而且miR-203可逆转LINC01419引起的SNAI1升高。结论LINC01419可通过竞争性内源RNA机制负向调控miR-203,从而上调SNAI1的表达促进肺癌侵袭和迁移,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LINC01419基因 SNAI1基因 H1299细胞株 H460细胞株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优化的外踝上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显微骨科收治16例足踝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8~63岁,平均48岁。应用优化的外踝上皮瓣进行修复。术前测量创面宽度,在小腿中下部或中部前外侧利用"提捏法"评估供区,确认可直接闭合。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探测外踝上腓动脉终末穿支及近侧穿支,两穿支标记点连线为皮瓣中轴线,旋转点在外踝平面或下胫腓联合上缘水平,旋转点至创面近侧缘距离作为血管组织蒂长度,术中注意保护皮瓣蒂内的穿支血管及腓动脉终末穿支降支血管,小血管夹夹闭外踝上腓动脉终末穿支近侧的穿支血管后,放松止血带,评估皮瓣血运,必要时可打开骨间膜携带腓动脉。经明道转移皮瓣,并将蒂部覆盖的皮瓣优化设计成钝弧形或半圆形。对踝周及足底皮肤缺损的4例患者,将皮瓣近心端腓浅神经与腓肠神经端侧吻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本组16例,皮瓣切取面积3.0 cm×1.5 cm~14.0 cm×6.0 cm。仅1例术后24 h出现皮瓣淤血肿胀,远端血运差,给予拆除蒂部部分缝线,1周后皮瓣尖端仍出现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未经特殊处理顺利成活。共12例患者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2年,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吻合神经的4例患者中3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13个月,皮瓣感觉恢复至S2级1例,S3级2例。结论通过对皮瓣供区优化选择、皮瓣血管蒂长度及明道转移的优化设计,以及术中对皮瓣血运的评估与优化处理,不但提高了皮瓣成活率,而且获得了良好的外形与功能,虽部分患者因切取腓浅神经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足背皮肤感觉功能障碍,但仍不失为修复足踝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逆行指动脉岛状瓣治疗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方法2013年~2015年,笔者对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采用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进行修复,供瓣区行游离全厚皮植皮封闭。结果全部28例患者皮瓣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指端外形良好,甲根完好者甲板生长良好。结论逆行指动脉岛状瓣修复治疗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效果良好的方法。

  • 标签: 皮瓣 指动脉 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轴点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我科应用双轴点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11例,创面面积1.2 cm×1.6 cm~2.0 cm×2.8 cm,均为创伤骨外露创面,急诊一期修复。结果皮瓣全部存活,切口Ⅰ期愈合。随访6~15个月,平均8.5个月,皮瓣外观饱满,肤色接近正常,质地良好,蒂部无臃肿,两点分辨觉为6.0~8.0 mm,平均6.5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结论双轴点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创面,具有操作简便、血运可靠、感觉恢复好、外观满意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双轴点 指固有动脉 终末背侧支
  • 简介:摘要:天然石材因其独特的美学和耐用性在建筑和艺术领域广受欢迎,温差应力是导致其表面裂隙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温度事件频发,石材结构的完整性和美观性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篇文章以温差应力对天然石材表面裂隙形成的影响与修复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温差应力 天然石材 表面裂隙形成 修复技术
  • 简介:摘要:植物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兴、环境友好的技术,也是近年来一门新兴的课程。本文首先探讨了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在风景园林专业的重要性,结合自身教学分析了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最后提出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 教学 风景园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后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在后足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创伤骨科应用含腓动脉穿支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后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修复后足软组织缺损创面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9~45(27.17±12.14)岁;伤后至入院时间6~24(10.17±4.80)h;单纯软组织缺损6例,肌腱损伤2例,骨缺损3例,足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4 cm×5 cm~8 cm×12 cm。软组织缺损采用小腿后外侧皮瓣进行移植修复,骨缺损根据创面进行I期植骨修复或抗生素骨水泥填充膜诱导技术II期植骨,缺损范围较大的骨缺损行II期骨搬移技术恢复后足长度。跟腱损伤通过肌腱直接缝合或者转位进行修复。预后功能评分通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及皮瓣愈合情况进行评估。患者出院后通过门诊或者微信定期随访。结果1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12.92±6.22)个月。1例患者术后3 d出现皮瓣远端暗紫,肿胀,经蒂部拆除部分缝线、表面放血后好转;3例皮瓣局部出现感染,经过清创及换药、使用敏感抗生素后痊愈;其余8例患者皮瓣外形良好,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由术前的14~45(25.25±5.42)分增至末次随访的65~96(75.92±7.73)分,其中优8例、良2例、可2例;VAS评分由术前5~8(6.55±1.13)分降至末次随访的0~4(1.55±1.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踝关节屈、伸活动度背伸15°~20°,跖屈30°~40°,供区愈合良好,植皮全部成活。结论对于后足软组织缺损,应用带蒂含腓动脉穿支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后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修复,效果良好,血供可靠,静脉回流通畅,抗感染能力强,供区外形及皮瓣外观均满意,足部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小腿后外侧皮瓣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后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动半髋关节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修复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观察。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7(96.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6(92.85%),两组无明显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动半髋关节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修复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骨折的愈合时间更快,术后复发率低。

  • 标签: 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培养肺癌细胞H1299、A549、H157和H838,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筛选出放射抵抗最强的细胞为H1299,选择H1299细胞进行实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对H129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筛选雷公藤甲素最佳作用浓度为50 nmol/L,最佳作用时间48 h。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雷公藤甲素组(50 nmol/L)、4 Gy组和雷公藤甲素+4 Gy组,流式细胞仪检测H1299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Chk2、p-ATM、p-p53、Bcl-2、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4 Gy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 3、p-Chk2、p-ATM和p-p5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38±1.34)%、0.42±0.04、0.38±0.04、0.98±0.11、0.73±0.08和0.95±0.0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6±2.43)%、0.22±0.02、0.23±0.03、0.32±0.03、0.21±0.02和0.25±0.03,均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0.52±0.05)低于对照组(0.93±0.09,P<0.05)。雷公藤甲素组细胞存活分数(0.462)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0.44±0.04)低于对照组(0.702和0.93±0.09,P<0.05),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9.27±1.08)%、0.45±0.05、0.41±0.0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6±2.43)%、0.22±0.02和0.23±0.03,均P<0.05],雷公藤甲素组细胞放射增敏比为1.579。雷公藤甲素+4 Gy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6.53±2.19)%、0.91±0.09和0.79±0.08]均高于4 Gy组[分别为(12.38±1.34)%、0.42±0.04和0.38±0.04,均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0.21±0.02)低于4 Gy组(0.52±0.05, 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通过抑制DNA修复和诱导细胞凋亡增加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 标签: 肺肿瘤 雷公藤甲素 放射敏感性 DNA修复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蒂部含腓动脉终末穿支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前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9月-2020年9月,应用蒂部含腓动脉终末穿支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前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创面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2~53(平均37)岁;车祸伤6例,重物砸伤9例;单纯软组织缺损3例,合并骨折或脱位、骨缺损1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5 cm~7 cm×12 cm,供区创面取中厚皮片移植加压包扎。术后采用门诊结合微信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皮瓣外观、踝关节外形及功能。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1例术后2 d出现皮瓣肿胀、远端暗紫,经蒂部拆线、表面放血后好转,14例顺利成活。4例皮瓣蒂部略臃肿,其余11例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所有病例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踝关节屈伸活动度背伸15°~20°,跖屈30°~40°;供区愈合良好,植皮全部成活。结论蒂部含腓动脉终末穿支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前外侧宽蒂双动力皮瓣血供可靠,静脉回流充分,且手术设计、操作简单,无需吻合血管,是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 标签: 小腿前外侧皮瓣 腓浅神经 软组织缺损 中、前足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培养肺癌细胞H1299、A549、H157和H838,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筛选出放射抵抗最强的细胞为H1299,选择H1299细胞进行实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对H129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筛选雷公藤甲素最佳作用浓度为50 nmol/L,最佳作用时间48 h。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雷公藤甲素组(50 nmol/L)、4 Gy组和雷公藤甲素+4 Gy组,流式细胞仪检测H1299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Chk2、p-ATM、p-p53、Bcl-2、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4 Gy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 3、p-Chk2、p-ATM和p-p5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38±1.34)%、0.42±0.04、0.38±0.04、0.98±0.11、0.73±0.08和0.95±0.0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6±2.43)%、0.22±0.02、0.23±0.03、0.32±0.03、0.21±0.02和0.25±0.03,均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0.52±0.05)低于对照组(0.93±0.09,P<0.05)。雷公藤甲素组细胞存活分数(0.462)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0.44±0.04)低于对照组(0.702和0.93±0.09,P<0.05),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9.27±1.08)%、0.45±0.05、0.41±0.0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6±2.43)%、0.22±0.02和0.23±0.03,均P<0.05],雷公藤甲素组细胞放射增敏比为1.579。雷公藤甲素+4 Gy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6.53±2.19)%、0.91±0.09和0.79±0.08]均高于4 Gy组[分别为(12.38±1.34)%、0.42±0.04和0.38±0.04,均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0.21±0.02)低于4 Gy组(0.52±0.05, 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通过抑制DNA修复和诱导细胞凋亡增加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 标签: 肺肿瘤 雷公藤甲素 放射敏感性 DNA修复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