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经皮撬拔复位固定联合小切口植骨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接受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撬拔复位后结合空心螺钉进行内固定,然后进行小切口植骨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手术时长在40~90min,平均为53.6min,患者的术中出血时间在25~135ml,平均为58.0ml,患者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同时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结合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进行恢复评估,显示其优良率87.5%。结论在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皮撬拔复位和内固定以及小切口植骨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征,优化临床转归,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超声技术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的运用价值及意义。方法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武汉儿童医院骨科行高频超声技术引导下,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患儿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10岁,中位数5岁。小指近节指骨基底骨骺骨折10例,拇近节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7例,其他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8例;骨折端移位成角,手指外观畸形。受伤至手术时间10~48 h,平均26 h。术中记录超声下骨折移位情况,术中复位后超声及X线下骨折复位情况。随访半年,观察术后X线片效果、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手指运动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25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无切开复位患儿,术中X线片及外观恢复正常;随访患儿中1例患儿针道感染,拔针给予换药后痊愈,未发生骨髓炎及创伤性关节炎;25例患儿患指外观未见偏斜及旋转。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25例均达优良。结论在治疗儿童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中,运用高频超声技术,可完全显示在X线下隐身的指骨基底部骨骺,指导复位可提高复位成功率;并引导经皮克氏针固定骨折部位,避免副损伤,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90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给予观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II度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2.9%,与观察组的9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III度和IV度骨折治疗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II和IV度骨折患者切开内固定法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可根据患者骨折程度选择手术方案。
简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是扎根于中国大地的内生性民主。统一战线是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生性的重要视角。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政治价值。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理论上的同源性,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端于新民主主义时期,在当时体现为阶级民主,并在统一战线的合作方式和组织形式中逐渐生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确立进一步拓展了统一战线的发展空间,使统一战线的政治平台向广泛多层制度化方向发展——由过去主要是党的政策形态发展为国家治理的制度形态。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统一战线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而且成为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复位失败的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们采用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21例复位失败的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Gartland Ⅲ型7例,Ⅳ型14例。手术在肘关节造影C臂机透视下进行,初始复位失败后行经皮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后分别测量Baumann角、侧位肱头角评价复位质量,Flynn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25~45 min,平均36 min;骨折愈合时间为3~8周,平均4.2周。术后随访时间为6~22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无感染、医源性神经损伤、肘内翻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优1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24%。结论克氏针撬拨技术是儿童骨折复位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技术,对初始复位失败的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该技术治疗,通过杠杆原理可以有效复位移位的骨折,操作安全、简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保留黄斑中心凹的环形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拟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的患者72例(86只眼),其中男性18例(18只眼),女性54例(68只眼),年龄(50.5±8.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和随机数余数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43只眼)和对照组(38例,43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对照组术中剥除黄斑区内界膜,观察组术中保留中心凹的环形内界膜,白内障严重者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屈光度数、眼压、眼轴长度及黄斑形态完全愈合情况。两组治疗前后计量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黄斑愈合分布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FT为(723.49±130.95)μm,末次随访下降至(286.33±210.7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59,P=0.000);黄斑中心凹处劈裂完全或部分愈合的39只眼中,治疗前BCVA 为0.99±0.40,治疗后提高到0.68±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5,P=0.000)。对照组治疗前CFT为(726.98±140.62)μm;治疗后末次随访下降至(297.88±241.5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71,P =0.000);中心凹处劈裂完全或部分愈合的38只眼中,治疗前BCVA为1.04±0.47,治疗后提高到0.69±0.2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7,P=0.00)。以末次随访时间为疗效判定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BCVA(t=0.22)和CFT(t=0.23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出现黄斑裂孔差异率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保留黄斑中心凹的环形内界膜剥除治术在有效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的同时,可减少术后黄斑裂孔的形成。(中华眼科杂志,2020,56:928-932)
简介:摘要H2O2刺激原代肝细胞构建细胞衰老模型,采用p53 siRNA、早衰蛋白(progerin)siRNA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腺病毒载体转染原代肝细胞,检测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及p53、progerin的表达。结果显示,p53 siRNA和progerin siRNA敲低p53和progerin的表达,肝细胞衰老减轻;转染IGF-1腺病毒载体至原代肝细胞过表达IGF-1,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数减少,细胞核中p53和progerin表达下调、细胞质中p53表达上调;p53与progerin共沉淀及共定位于肝细胞核区减少。过表达IGF-1可通过抑制p53核转位,减少核内p53-progerin相互作用,减轻肝细胞衰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动脉血流、近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于本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得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行常规剂量、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其冠状动脉血流指标及近期预后。结果:研究组中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心肌灌注分级为3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心肌灌注分级为1级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心肌灌注分级为0级、2级患者占比,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指标及近期预后。